來源:來自網(wǎng)絡 2008-09-04 15:59:52
家長和老師若想讓孩子討厭,只須做到以下五點中的任何一點就可以了:
一、言而無信。
明明說好,做好了作業(yè)就可以出去玩的,但剛做完,家長又給增加了新的作業(yè),讓人看不到希望,所以,以后永遠不會趕著把作業(yè)做完了。
有一位家長,來之前跟我們哭訴說孩子上課老跟同學說話,老師管不了了,就在講臺上放了一張課桌,讓孩子在講臺上聽課,但孩子在講臺上居然趁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跟下面的同學聊天!而且孩子經(jīng)常不完成作業(yè),對學習沒有一點熱情,課堂作業(yè)都不愛做,學校多次找家長,家長很痛苦。家長帶孩子來我們這里以后,回去給我們反饋說孩子不夠好,我們繼續(xù)追問的時候,家長說:現(xiàn)在布置了作業(yè),孩子都能積極主動完成了,但孩子完成了以后再給他多布置,他就不做了。
一個八九歲的孩子,原先那么不愛學習,現(xiàn)在能夠主動把作業(yè)做好了,家長還不知足,還要在孩子每次做完作業(yè)后給孩子額外增加作業(yè),這樣做,也許會讓孩子對學習永遠失去興趣。
二、只看負面。
孩子不論有多少進步,就是看不到,只要孩子有一點不好,就會強調(diào)指出。孩子接受暗示的能力非常強,家長和老師們只要老強調(diào)孩子沒有進步,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就說是碰巧的,孩子就真的跟您配合,會真的停止進步,讓您心滿意足。
有一位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,經(jīng)過溝通,孩子明顯有改善。但家長仍然抱怨。比如,孩子原先十一點半睡覺,最后跟媽媽達成共識,十點鐘睡覺。家長又來抱怨:孩子總是在差五分鐘十點的時候才上床!孩子明明已經(jīng)按照約定在做事情了,為什么非要沒事找事呢?所以,孩子對媽媽意見很大。其他方面,這個孩子也在明顯進步,但媽媽總是強調(diào)他沒有進步。
看到并鼓勵孩子的進步對孩子的成長有莫大的好處,但讓家長看到孩子身上的進步并加以鼓勵怎么這么難?
三、以短比長。
拿自己孩子的短處比其他孩子的長處。老覺得別的孩子是完美孩子,他們身上都是優(yōu)點,而這個孩子身上全是缺點。拿出這個孩子身上的缺點跟別的孩子的優(yōu)點一比,果然如此。
有位家長,每到吃飯的時候,就會說,我們院子里某某孩子又考上重點高中了,某某孩子演講得獎了……孩子說自己一聽,就再也吃不下飯去了。
四、強勢邏輯。
家長和老師會利用這種強勢邏輯把莫須有的罪名加到孩子身上。
比如,有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跟學習好的孩子一起爬窗戶被抓了,老師的邏輯就是:一定是學習不好的孩子慫恿學習好的孩子做的,其實恰恰相反。但學習不好的孩子百口莫辯。還有比如前面《孩子為什么被媽媽氣得吐血》一文中提到的強勢邏輯:我們家就是三口人,你爸爸沒做,我沒做,你說誰做的?!
五、喜怒無常。
家長和老師情緒化嚴重,讓孩子無所適從。孩子要經(jīng)常看家長和老師的眼色做事情,看到家長和老師開心的時候,就說幾句開心的,但心里戰(zhàn)戰(zhàn)惶惶,身上汗出如漿;看到家長和老師不開心的時候,趕緊表現(xiàn)得乖一點,心里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,身上汗不敢出。
比如,有家長自己想想心里煩了,就會跟孩子鬧別扭,孩子的心聲是:我媽媽什么時候才能長大!
教育孩子不難,如果上面的情況五毒俱全,也許教育孩子就會難上加難。
相關(guān)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(wǎng)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(wǎng)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