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京報網(wǎng) 作者: 2008-07-01 17:32:12
高溫天氣說來就來,一不小心就會引起中暑。為了避免中招,很多人都會去買點避暑藥服用。目前,藥店的避暑藥多為解表化濕祛暑類的中成藥,如藿香正氣、仁丹、保濟口服液、十滴水等。但在服藥同時,也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見的誤區(qū)。
誤區(qū)一:為防中暑,出門前再服藥。
如果為預(yù)防中暑而服用避暑藥,應(yīng)提前吃,且在必要時才服。一般來說,在確定要進入高溫環(huán)境或去太陽強烈照射的戶外時,為防中暑,可提早半小時按說明書服用避暑藥。
誤區(qū)二:不問什么癥狀,拿起藥就服。
雖然避暑藥都可以起到消暑解熱的作用,但種類不同,也有一些專屬的“優(yōu)良品質(zhì)”。藿香正氣可解表化濕、理氣和中,多用于治療因中暑引起的頭暈昏重、惡心嘔吐等癥狀,理氣和胃功能較佳。仁丹可治療因中暑引起的頭暈胸悶、食欲不佳。十滴水可治頭暈、惡心、腹痛等胃腸不適中暑癥狀,長于祛風傷暑;還可外用防治痱子,成人可直接把它搽在痱子生長處。保濟口服液具有解表、祛濕、和中的功能,用于腹痛吐瀉、噎食噯酸、惡心嘔吐,長于食滯傷暑。
誤區(qū)三:避暑藥對任何人來說都是“良藥”。
孩子身體嬌嫩、器官尚未發(fā)育完善,服用避暑藥更需小心。如今,藿香正氣水有一種是含有乙醇的,有一種是不含乙醇的。周歲之內(nèi)的小兒應(yīng)選擇不含乙醇的種類或選擇藿香正氣(軟)膠囊/片,以免不能耐受。仁丹中含有朱砂,久服易導致汞中毒,嬰幼兒更應(yīng)禁止服用。此外,小兒服避暑藥與其他藥物相同,劑量也需按照體重來控制。70歲以上的老人服用避暑藥時,劑量應(yīng)減半,以免藥物過量。
此外,十滴水僅用于中暑輕證,即感受暑熱或暑熱挾濕而引起的頭暈昏迷、胃腸不適等,屬于短暫的急性疾病,病程僅數(shù)十分鐘或數(shù)小時,故在發(fā)病時服用即可。因十滴水所含的藥物成分有一定毒性,故不宜多服。且十滴水的輔料為乙醇,故對酒精過敏者及嗜酒者最好不用。孕婦及小兒也要禁用。
誤區(qū)四:一服避暑藥就能立竿見影。
有時會見到有患者服用藿香正氣后加重了嘔吐癥狀,這多是由于患者本身體弱造成的。身體虛弱、不能耐受祛暑解表藥,胃腸道就不能承受,就會表現(xiàn)為嘔吐癥狀加重。有人認為這是藥不對癥因此停藥,其實只需變換服藥時間即可。體弱多病者可于飯后半小時服,此時食物消化了一部分,能使藥物更好地吸收。
相關(guān)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(wǎng)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幼教網(wǎng)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